/什么是 RPC ?

Created Fri, 29 Mar 2024 23:55:25 +0800 Modified Fri, 09 Aug 2024 13:25:47 +0000
1059 Words 5 min

是什么

RPC 全名即 Remote Procedure Call:远程过程调用,本质上是一种设计/概念,它允许在一台机器上的 Client 调用运行在另一台机器上的 Server 上的程序接口。

为什么

RPC 的出现主要是为了满足现实世界中多机集群的业务分离, Client 端的业务和 Server 端的业务相互分离,目的是更强的性能、可扩展性和可维护性。

RPC 在我看来就是传统的前后端 http RESTful 框架的更加 general 的版本,两者在思想上是一致的,只不过 RESTful 框架是把现实业务中的 前端的显示后端的数据处理 进行分离,而 RPC 则是更为通用的一种考虑,只要项目的设计者认为某个功能使用 RPC 进行分离会带来如性能、可靠性、可维护性等非功能特性上的收益,那其实就可以引入 RPC 。RPC 能完成的功能性需求不使用 RPC 一般来说也能实现,RPC 的收益主要体现在非功能性需求上。

怎么做

RPC 的核心是面向接口编程的思想,Server 端和 Client 端可以通过定义好语言无关的接口(函数签名),双方的过程调用就可以像调用同一文件中的不同函数一样进行。

既然涉及到了不同主机,那么不可避免地会引入网络通信,而网络通信的本质其实就是需要规定好:消息如何编解码(或者说如何序列化和反序列化)、消息如何通过网络传输。

因而 RPC 在实现上主要需要考虑两部分,第一个部分是通信协议,第二部分是编码协议

  • 通信协议:HTTP/TCP/UDP
  • 编码协议:xml/json/protobuf

目前主流的 RPC 框架在编码协议上基本上都使用 protobuf ,因为 protobuf 作为一种二进制数据可以带来比 xml/json 这种文本数据更高的压缩效率(当然,更加重要的前提条件是 RPC 传输的消息其实不太需要跟人打交道,也就无需可读性)。

对于通信协议,不同的 RPC 框架可能根据自己的用途有着不同的选择,比如 gRPC 使用的是 HTTP/2,而 tRPC 则根据不同的传输形式(unary和stream)设计了不同的自定义的协议格式。

实际操作

以 tRPC 的 helloworld 为例,首先需要做的是写 IDL(Interface Defined Language) ,也就是前面提到的 proto 文件:

service Greeter {
  rpc Hello (HelloRequest) returns (HelloReply) {}
}

message HelloRequest {
  string msg = 1;
}

message HelloReply {
  string msg = 1;
}

这里首先定义了一个名为 Greeter 的服务,服务包含一个名为 Hello 的函数,其入参为 HelloRequest ,出参为 HelloReply

后面则定义了 HelloRequestHelloReply 这两种消息的格式,需要注意的是这里的 string msg = 1 并不是将 msg 初始化为 1 的意思(当然,string 类型的数据就算要初始化也应该是 "1" 而不是 1),而是说 msg 这个成员是 HelloReplyHelloRequest 的第 1 个成员。

之后可以使用 tRPC 的命令行工具或者是 Makefile 来生成相应的桩代码,供实现实现逻辑的客户端和服务端代码进行调用。

这里体现的其实就是前面所说的,RPC 只是一种对原本功能的一种分离,通过 IDL 确定好 C-S 之间的接口之后,C-S 都只需要调用协商好的接口,而原来的业务逻辑该怎么实现就怎么实现。